首页 > 装修资讯

汉产家具打上“港标” “傍大款”成企业生存之道

更新时间:2023-06-19 09:25:07 编辑: 浏览量:2295
   
                           汉产家具打上“港标”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武汉多个家具市场和多家家具企业,试图解读“汉产家具不姓‘汉’”这一怪象。

  多次查处难改“傍大款”

  城中村产出“香港”家具

  5月20日,洪山区工商分局对建设乡45家家具厂全面清查,发现虚假表示香港品牌的有7家,另有30多家冒充广东、成都产地。

  在建设乡崇阳村,执法人员来到一家占地达40亩的大型家具厂,发现其生产的家具包装上印着繁体的“香港富亚达”等字样,还用中英文标注着“香港九龙旺角花园街”等“公司地址”。

  建设乡工商所所长熊超群介绍,经调查,该厂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名称是“武汉市洪山区建设乡富亚达家具厂”,却通过中介公司在香港注册了一家所谓的“香港富亚达(集团)”,然后自己给自己授权,让消费者误以为是香港品牌。

  从今年3月以来,工商部门多次责令该厂改正,但厂方仅在包装上加注产地为洪山区崇阳工业园等信息,却拒绝撤销“香港授权”。

  熊超群表示,根据外资企业在大陆投资合作的相关规定,外资授权内地企业贴牌生产必须要到主管部门备案,否则没有法律效力,甚至涉嫌违规授权。另外,实际生产地如不标注武汉市行政区划,误导消费者,也属违规行为。

  甚至有规模更大的武汉家具厂也走“山寨”路线。武汉和平石磊家具厂去年销售额近7000万元,却通过注册“香港石磊家俬实业有限公司”,虚假表示产地。

  据了解,虚假表示产地,在建设乡的家具企业中十分普遍,除了香港,更多采取“授权”手法,虚构广东、四川品牌,虽经多次查处,仍难根治。

  汉产家具难进家门口的大卖场

  上百亿市场九成旁落

  去年,武汉家具市场消费额达到120亿元,但9成被外地家具厂瓜分。

  提到汉产家具的现状,武汉市家具协会秘书长谢文桥感叹:汉产家具缺少叫得响的品牌。这块120亿元的“大蛋糕”中,一半被广东家具切走,四川、北方家具各占两成,汉产家具的市场份额仅有一成左右。

  提到汉产家具,武汉居然之家家居市场有限公司武昌店店长顾月明的第一反应是:“档次低,无原创设计,无好的包装,质量不过关。”

  他介绍,居然之家武昌店有300多个家具品牌,其中八成是广州、北京家具,其次是浙江、四川家具。汉产家具寥寥无几,只占三四个席位,“招商时,几乎没有武汉家具企业来咨询。”

  以广州为代表的粤派家具风格多样,涵盖欧式、中式、实木、板式、软体等,产品线丰富,做工精细。京派家具善于用材料、环保等做卖点,“曲美”、“意风”、“百强”等品牌聘请国外设计师设计,注重与国外设计接轨,产品款式令人耳目一新。与此相比,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汉产家具已被打上“大路货”的烙印。

  “从这几个汉产品牌的摆放位置,可以看出它们都属于中低端水平。”顾月明指着卖场分布图说,这些汉产家具都在卖场的犄角旮旯,少人光顾。

  和平家具大市场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汉产家具展示平台,但在这里,满眼也几乎是外地品牌,很难看到标注汉产的家具品牌。一位行业人士透露,一些本地生产厂家不敢打上“武汉”字样,否则价格、销量都会大打折扣。

   贴上港标价格猛涨4倍

  “傍大款”成本地企业生存之道

  在和平家具大市场,记者发现一个不正常的现象:同样是一套板式家具,汉产的价格仅有四川产的一半。

  为何产地不同,价格差距却如此之大?一位汉产家具老板无奈地说:汉产家具只能卖这个价格,四川产的家具名气也大啊!

  采访中,和平石磊家具负责人刘某对工商执法人员称:武汉家具根本没法同广东、成都等地生产的同类产品竞争,目前已基本退出省会城市,只能在乡镇市场寻找空间。即使是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材料,有的广东产家具比武汉产价格高4—5倍。

  例如:同样是板式6开门衣柜,武汉产批发价为1200元,而成都产价格为4000元左右,广东产价格更是超过5000。

  工商执法人员介绍,在建设乡的调查发现,家具贴上港标后,标价一般可高出4倍。正是这样的利益驱动,让一些本地家具厂家变得短视,导致违规行为泛滥。

  辉煌过后境况尴尬

  汉产家具痛失全国第四极

  武汉市目前有700多家家具生产企业,绝大部分产品销往省内二、三线城市。“武汉家具,失去了当国内家具第四极的机会。”谢文桥说,国内目前有四大家具产业群——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四川。本世纪初,本土家具企业曾联名向政府提出“打造全国家具第四极”的建议,因为种种原因,未被采纳。

  谢文桥说,上世纪80年代末是汉产家具最辉煌的时期,国有钢木家具品牌“双箭”、“白鳍豚”、“四季如意”被称为“三只钢老虎”,畅销全国,名声赫赫。当时,武汉有100多家国有家具企业,年产值达3亿元左右。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武汉市政府提出发展“汉派服装”、“汉味食品”、“汉产家具”战略,并出台贴息贷款2000万元等一系列政策优惠,缓解了家具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民营企业开始加速发展。本世纪初,“汉产家具”从政府“支柱产业”目录中删除,其发展势头也江河日下,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汉产家具品牌的声音越来越微弱,甚至集体“沦陷”,武汉家具企业的发展究竟缺少什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文章阅读排行榜

更多
热门知识
大家都爱看

手机版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