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府最新房价(十三府什么意思)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宁州府最新房价,以及十三府什么意思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十三府什么意思
府是明清时期的一种化分。中国的行政区划大体就是三级:“省(正式称呼是布政使司)——府——县”,通常一个人在报自己籍贯的时候会说“某某省某某府某某县”;而科举放榜的时候,往往连府这一级也省略不说,直接说“某某省某某县”。
例如:明朝时江西省全省分为13府,辖1州、77县。十三府分别为:
1、南昌府:辖宁州1州,南昌、新建、丰城、进贤、奉新、靖安、武宁7县,驻南昌、新建。
2、瑞州府:辖高安、上高、新昌3县,驻高安。
3、九江府:辖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5县,驻德化。
4、南康府:辖星子、都昌、建昌、安义4县,驻星子。
5、饶州府:辖鄱阳、馀干、乐平、浮梁、德兴、安仁7县,驻鄱阳。
6、广信府:辖上饶、玉山、弋阳、贵溪、铅山、永丰、兴安7县,驻上饶。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自江浙改属江西行省
7、建昌府:辖南城、南丰、新城、广昌、泸溪5县,驻南城。
8、抚州府:辖临川、崇仁、金溪、宜黄、乐安、东乡6县,驻临川。
9、吉安府:辖庐陵、泰和、吉水、永丰、安福、龙泉、万安、永新、永宁9县,驻庐陵。
10、临江府:辖清江、新淦、新喻、峡江4县,驻清江。
11、袁州府:辖宜春、分宜、萍乡、万载4县,驻宜春。
12、赣州府:辖赣县、雩都、信丰、兴国、会昌、安远、宁都、瑞金、龙南、石城、定南、长宁12县,驻赣县。
13、南安府:辖大庾、南康、上犹、崇义4县,驻大庾。
二、寿宁的古代历史
1、公元前85年,今宁德市寿宁县一带属会稽郡冶县(今福州)。东汉建立后,今福建省寿宁县一带属会稽郡侯官县,三国吴永安三年(260)以后属建安郡侯官县。晋属晋安郡温麻县(今连江)。
2、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属晋平郡,齐属晋安郡,陈光大二年(568)属丰州。
三、唐代州府是怎么划分的
1、唐代的行政区划分,基本为道-府,州-县三级划分,其中道主要为监察区,行政功能不完善,府县为唐代基本的行政区。
2、唐朝沿袭隋朝的制度,依据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户籍数量,军事作用等等标准,将州府级的行政单位划分为八等,县级行政单位划分为十等,依据具体情况对国家进行统筹而细化的管理,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的掌控。
3、唐的行政划分制度和依据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他的等级制度将官民的比例进一步合理化。政治中心行政区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出来,同时这些州县的等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会根据人口的变化,政治形式的变化而一再调整,从安史之乱前大部分的上等州县分布在黄河流域,到唐中晚期江南地区上等州县的增多,这都直观体现了南方人口和经济实力的增长。
4、府是唐玄宗时期创立的行政单位,也是全国政治意义最重大的州,是唐王朝政治架构的中心区域。基本集中在北方,表明了这个时期的王朝北方压倒南方的政治地位。从开元元年到开元十一年设置的三府,分别为雍州改设的京兆府,洛州改设的河南府,以及并州改设的太原府。
5、这些地域是唐朝的上都长安,东都洛阳和龙兴之地太原的辖区,是唐最重要的核心区域,也是人口众多,经济最发达的区域。特别指出的是山西的蒲州也曾经于开元八年设置了河中府,可第二年就撤销了该府的设置,依然称蒲州。
6、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府的设置从玄宗时期的三处增加到了八处,其中由于皇帝暂时居住或者登基而上调的有,唐肃宗在陕西凤翔升岐州为凤翔府,由于玄宗避难躲到成都,升益州为成都府,泾原兵变后,德宗出逃到梁州,升梁州为兴元府,加上蒲州的河中府的复设,以及江南人口暴增的江陵府。
7、府的变化表明了政治依然是行政区划分最重要的考量,北方无可争议的在这个时期是中国的政治中心,然而南方由于较少战乱的伤害,人口激增,第一次挤进了府的高级州行政圈。
8、辅州在安史之乱前为四处,他们是仅次于府的州级行政单位,唐朝的辅州主要指的是京兆府的两翼地区,即拱卫长安的地域。
9、雄州则主要是护卫东都洛阳的区域,重要性仅次于辅州。唐初的四辅州和六雄州,是唐朝首都圈的外环区域,他们大都与长安,洛阳距离较近,其中唯一的特殊是雄州中的魏州,它位于太行山以东,是山东地区人口,地域最显要的地域,魏州跻身雄州之列,表示河北的政治地位在全国范围内的上升,而这个方向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是安史之乱叛逆方的重要基础。
10、望州是洛阳雄州外的第二圈城市,是洛阳周边重要性稍次的区域,初唐的十处望州,七处在河南区域,相州,卫州,洛州则位于河北,与魏州一起成为唐在太行以东维系统治的重要支撑点。安史之乱后,雄州升为十个地区,除了环首都保卫作用外,苏州成为雄州代表了江南地区地位的上升,和荆州的江陵府一样,苏州人口的大量增加,是他升为雄州的重要原因。
11、唐后期的望州也增加到了二十处,其中江南增加了五处,也就是襄州,宜州,常州,润州,越州,从现在来看,这也是新中国人口稠密,土地肥沃之地,江南的政治地位全方位的提升,在上州的比例勉强达到了四分之一的水平。
12、唐朝初期的紧州,虽然号称十处,有据可查的只有河南叶县的仙州,紧州的定义是治安情况严峻,有盗匪之患的州县。
13、紧州就是唐朝犯罪率最高的州府。安史之乱后紧州的定义进一步变化,由于节度使的泛滥,王朝的威胁主要来自内部,紧州的定义改变为军事方面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府州。唐后期实在的设置了十处紧州,其中三处在对抗吐蕃的前线,比如灵州和宁州,其余大部分则分布在南方新兴的区域。
14、上中下州和前面的府州不同的是,主要依靠人口数量的多寡来划分。以四万,三万,两万户做为定级的依据,唐中后期高级州的增加和上中下州的减少表明了人口增长的总体趋势。特别是拥有二十二个上州的江南道鹤立鸡群,表明了人口南迁成果初步显现出来,经济中心有南移的趋势。
15、二.从唐代县一级行政单位等级划分看划分因素
16、唐的县级行政单位,划分的原则和州府基本相似,政治地位是主要的考量依据,相当于大城市区一级单位的赤县,初唐只有奉先县一处,他主要是作为陵墓管理的原因而高人一等。唐后期随着皇帝陵墓的增多,赤县增加到了七处,礼泉县,云阳县,富平县,三原县由于大量陵墓的存在,成为了县中等级最高的赤县。
17、畿县在唐初期有八十二处,就是三府周边的区域,也是人口相对稠密的中心政治带,后期随着增加了五府,畿县的单位也大量的增加望县摒弃了政治方面的因素,以地力的肥沃和人口的多寡来划分,唐朝前期全国八十五个望县,北方占据了百分之七十五,表明了经济上的统治地位。
18、同样以安史之乱为界限,江南道的望县数量在唐中后期大量增加,河北道也有少量提升,表示河北,山东地区人口凋零的情况在逐步的好转。
19、唐前期号称有一百十一处紧县,后期也有少量增加,同时上中下县完全按照人口数量来划分,划分标准在开元和武德年间略有不同,基本以5000户,2000户,1000户为基准线。唐中后期上县数量变化不大,中县则大量增长,并且主要集中在江南和河北,河南地区,表明唐的经济中心已经东移,关中地区日渐凋零。
20、这也是宋以河南河北为政治中心,江南为经济中心的萌芽,从汉代开始陕西,山西一线卓越的地位被慢慢的削弱。
21、与偏重于政治,经济的州县划分不同,有军事行省性质的都督府和有军事垦荒特点的都护府,更偏重军事方面的功用。
22、曹魏的州郡兵和都督节制,威慑地方的行政模式,传延到了唐代,唐初争夺天下的时候,都督和行军总管是唐朝基本的军事模式。等到天下平定的时候,这些都督府的一把手主要由宗亲贵族兼任,为了避嫌,他更倾向于成为了虚职,具体权力由品阶较低的都督府长史控制,权力慢慢的减弱,到了后期,被节度使所取代。
23、都护府则是唐对外征战的政治,军事单位,著名的六大都护府是中华民族对西域管控的行政工具,他是边疆地区独特的行政单位“抚慰诸藩,缉宁外寇。”唐前期恩威并施的对外政策和都护府的设立是成功的民族政策的基础。
24、在民族问题上,唐朝是开放而睿智的,很多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难以直接管理的,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区域,唐朝都设置了最早民族自治的羁縻州。
25、唐朝的羁縻州县一度达到了八百多个。他成为了都护府的基层单位,大量的少数民族首领成为了这些州县的行政长官,财政的独立和对民俗的尊重,使这些少数民族愿意接受汉族的文化,在边疆的战斗中支持唐王朝的扩张。
26、这种弹性的怀柔政策使唐在生死存亡斗争的时候,得到了少数民族武装力量的支持,李克用的沙陀族骑兵和回鹘人大量的介入了晚唐的政治生活,成为了独特的风景。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